11月26日至27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我校社科联承办的2014年全省高校社科联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郑新浦及全体党组成员,省社科联副主席、校党委书记费君清,校党委副书记、校社科联主席陈畴镛,校党委副书记金一斌,省社科联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全省各高校社科联负责人等100余人出席会议。
费君清代表学校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会议在我校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希望各兄弟高校社科联藉此增进友谊,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我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胡坚作了关于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社科联工作的专题报告。他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异常复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凝聚人心的根本要求,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高校拥有数量庞大、思想活跃而阅历较浅的青年学生群体,肩负着面对未来的沉重责任和担当,意识形态工作隐忧多、任务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尤其重要。高校社科联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责无旁贷,要发挥好自身优势,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狠抓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宣传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大会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典型交流发言,我校和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浙江万里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社科联作为典型代表,围绕如何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两富”和“两美”浙江建设的主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特色做法和经验。
郑新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省社科联在加强高校社科联建设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绩。高校社科联基本实现全覆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形成了工作交流会议、干部集中轮训、之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工作人员挂职交流等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同时,高校社科联工作也面临着地位特殊、形势复杂、任务繁重、标准高严等特征,要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增强服务大局意识,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和水平。他强调,高校社科联要把握正确发展方向,把握价值导向和需求导向,向社会输送和传播正能量;要找准自身定位,结合学科优势和地域特色开展贴近地方、贴近人民大众的社科普及和服务工作;要发挥内聚外联的功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明确抓手、一抓就灵;要善于把握契机,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校社科联 人文社科处/文 宋建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