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授为大一新生当导师——2014级新生学科导论课开讲

作者:along 浏览数:2416 发表时间:2014-10-17

    10月8日下午,2014级新生学科导论课第一课正式开讲,费君清、薛安克、陈畴镛、朱泽飞、陈芳跃等5位教授分别为人文艺术类、信息类、商科类、工程类、理学类新生上了一堂学科导论课,为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就“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指点迷津,导航助力。
  2013年,学校根据学科及专业构成情况并结合学生需求,经过1年时间的酝酿、论证,在2013级新生中首次推出学科导论课课程群,即信息类学科导论课、工程类学科导论课、商科类学科导论课、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理学类学科导论课等,其中信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等学院专业,工程类学科导论课覆盖机械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科专业,商科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管理、会计、经济等学院专业,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人文、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理学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理学院各专业。
  学科导论课以名师为主导,学习为根本,知识为理路,启蒙为要务,让学生从一进校门就获得自主学习发展的导航系统,构建从“森林到树木”的知识进入路径,采用“大学→领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讲座”这一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这样的设计既能帮助学生以先宏观后微观的全新视角来认识自己的专业,更好地了解本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又可以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由学校几十名顶尖教授专家和企业行业相关学科领域成功人士组成的讲师团,充分发挥了名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于入学之初就“种下”学科专业的大视野、大格局、大前沿、大交叉。这种引领不仅是学科知识的引导,更是专家名师精神理念的熏染。
  学科导论课一经推出,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学生对这一新模式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今年,学校继续在2014级新生中推出学科导论课课程群,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学生将按照课程要求,完成8堂课共计16个学时的学习。
  名教授们走上讲台担当新生的学业导航人,这样的模式让新生们欣喜不已。刚刚走出人文艺术学科导论课课堂的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焦震同学说:“刚进校就能与教授们亲密接触,聆听他们的教诲,确实受益匪浅。费君清教授的课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大学的本质,而那句‘进入大学的头等大事就是读书’,深深印刻在了我脑中。”
  而聆听了信息类学科导论课第一讲的通信工程学院周颖同学则表示:“在薛安克教授的课上,听到了很多当下的热词,比如云计算、3D打印、大数据。这些词以前都在新闻中看到过,但从没想过它与我的专业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这堂课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了,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更加有兴趣。”(校新闻中心/文  宋建跃、焦点摄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