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作者:admin 浏览数:4091 发表时间:2014-05-26

学校科技兴校成效显著,2006、2007、2009年三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

 

 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持的“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和参与完成的“全集成新一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两项成果分别获得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校荣膺两奖,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7名,电子科大取得的成绩令人关注。近年来,电子科大科研实力水平显著提升,这一切得益于学校发挥电子信息领域的历史优势,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努力营造重科研、讲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

  发挥电子信息优势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的项目主持人是今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年仅36岁的电子科大王健教授,他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测试仪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扭转了我国在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由电子科大薛安克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与浙大联合攻关完成的“全集成新一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是集成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现场总线与工业网络技术、工业控制应用软件平台技术的新一代工业自动化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浙江省唯一一所电子信息学科特色突出,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建设大学。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科大就曾在电子信息领域取得若干重大突破,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敏锐把握信息化时代脉搏,凸现优势集中攻关。2004年,省政府在省属高校开展20个“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电子科大承担了“电路与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的建设任务。三年建设,成果丰硕,今年两项国家级大奖均为这两个学科点获得。此外,近三年来,学校还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6年获全国信息科技产业创新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50年来,电子科大长期致力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注重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专业渗透融合,已逐步成为国家和浙江省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软硬件一起抓努力创造重科研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电子科大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广开大门,吸引了一批海内外学者。王健教授就是学校全力引进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中,电子科大双管齐下,一方面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加大本校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建立起一支层次高、能力强、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目前,学校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特聘教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拥有省“151”人才43人,博士生导师近20人,教师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达到四分之一,人力资源日益丰富。

  学校强化了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上的作用,重新组建33个特色明显、实力较强的研究所,大力开展“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近三年来,电子科大年均科研经费已超亿元。“十五”以来,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863”项目1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0余项;科技部、发改委、信息产业部项目20余项。学校在国防军工科研方面有长期辉煌的历史,每年承担多项武器装备预研、国防军工、国防预研基金等项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国防科技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目前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并拥有信息产业部和浙江省重点实验室7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各类学科性实验室120多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万余台(),总值2亿多元。良好的硬件条件,也为学校获得重大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重奖重大成果获得者,努力营造重学术、重科研的良好氛围,使学校在高层次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科研水平已进入国内高校先进行列。

  产学研结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一直致力于发挥自身特色,通过研发创新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不但占据了国内95%以上市场份额,而且还出口美、英、日等国,德国西门子公司闻讯而来,想以巨资购买其30%的股份。“全集成新一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热电、建材、制药、食品、造纸等行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近年来,电子科大积极参与地方科技事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五年中,共承担浙江省和其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800余项,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与浙江省各地市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与企业合作成立研发中心30多个,实现了一批专利转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学校与省内外企业在自动化生产、特种加工业、系列化流量仪表、污水监控与处理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其中“冷却塔效能分析与控制系统”为浙江省重点科研和杭州市节能推广项目,已应用于朝阳轮胎厂等大型企业,节约能耗30%以上;“流量仪表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化”项目获得2006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排水运行管理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也具有巨大的效益前景。